位置:
首页
资讯

伽蓝,与时间赛跑丨中流击水⑥

吴若瑜
记者 · 2022-06-13
率先复工复产,提振行业信心。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吴若瑜

自3月份,上海、广州等地突发疫情导致物流停摆、企业停工停产、线下闭店关店。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妆品行业管理政策缩紧等多重因素叠加带来的行业洗牌,国内化妆品企业压力倍增。作为化妆品产业供应链的重要动脉,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上海市的化妆品品牌商、工厂、供应商受到的影响尤甚。

作为有20多年发展历程的中国化妆品领军企业,伽蓝集团并非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危机。2020年疫情期间线下渠道受阻,伽蓝积极行动,有序应对,转危机为机遇,成为行业学习的典范。如今,面对严峻的上海疫情及产业危机,伽蓝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打通堵点,解困企业于围城?

2022年5月9日,伽蓝集团组织战疫情大会,号召集团上下和合作伙伴面对困难要秉承着“接受、改变、迎战”的心态,并力图从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中寻找到最优解。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颖表示,“要想战胜困难,唯有改变你自己,唯有主动去迎战,才有可能战胜困难。”

所以在疫情初期,伽蓝第一时间重启了“战疫指挥部”,围绕抢销量、保供应、保运营、保民生,组织协调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员工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同时输出伽蓝的防疫管理经验、复工方案,帮助供应商复工复产。一手快速复工复产,开展经营自救;一手紧抓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稳健前行,充分展现伽蓝面对疫情的速度、尺度、广度和温度。

率先复工复产,提振行业信心

4月19日,伽蓝集团东方美谷园区重启生产线,成为首批上海奉贤区复产的企业。作为本土美妆企业的领军力量,伽蓝在短短20天的时间排除万难,宣布复工复产可谓是正当其时,不仅让行业看到了复工复产的曙光,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复苏。

据了解,4月19日,伽蓝生产基地获批复产复工477人。随后奉贤区实现社会面清零,截至5月17日,伽蓝及其供应商的复工人数已增至704人,生产基地目前开通23条生产线,包括产线、折膜和组包线;按5月需求计算,产能恢复到了55%,物流干线运力恢复到了80%。

此外,上海封控时期正值新规节点,各类化妆品功效评价检验检测项目的停滞,拖慢了法规落地及新品上市的流程。伽蓝考虑到这一问题,在恢复供应链运转的同时,积极推动研发部门的复工。截至5月10日,进入研发中心封闭工作的人数为22人。据伽蓝集团理化分析组高级经理介绍,自4月25日研发人员进驻研发中心,至今已完成22项分析检测工作,解决了2个配方问题,外送样品157批次,确保了集团各品牌新品上市项目顺利进行。

在营收层面上,受疫情影响,消费需求下降,国内化妆品经营大环境整体不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零售数据,今年3月至4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下滑。当社会整体消费下行,化妆品作为可选消费品承压更为明显。行业危机在4月份进一步发酵,4月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为214亿元,同比下降22.3%,为近二十年的同月最大降幅。根据已公开的财务报表来看,无论是品牌企业还是生产企业,今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都不太乐观。

对此,伽蓝也受到了影响,营业收入4月份是去年同期的85.6%,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经营亏损。不过伽蓝方面表示,“目前,伽蓝总体经营情况还好,资金充足,短期内没有系统性风险,这也让集团对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加坚定。”

12个分仓间相互调配,解决疫情供应痛点

企业复工复产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在战疫情会议上,郑春颖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5月8日,伽蓝集团封控员工总数为2213人,占总数46%;代理商居家办理业务的有41家,占总数12%,各类零售终端门店2570个都处于闭店状态;停产供应商为75家,占供应商总数44%。”这意味着供应链仍是企业当前难题。

伽蓝方面表示,化妆品每款产品的生产均涉及超过30种原材料,缺一难成,但由于社会运力尚未恢复,上游很多原材料厂商无法正常运送。战疫情大会上,郑春颖针对供应链问题补充道,“中短期内供应链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待到库存消耗完毕,原材料和产成品运送不畅,可能会影响终端市场的正常供给。预计5-8月份供应链问题将逐步显现,并持续至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所以需要供应链上下端早作准备,增加畅销品、热销品4个月的产品库存,增加3个月的原料库存,代理商也需要提早备货。”

供应链上下一体化,门店、代理商、供应商与品牌唇齿相依,品牌不仅要自救,更要同多方共谋出路。受益于2020年布局的全国一盘货系统,在疫情多点爆发时,伽蓝通过全国12个分仓间的订单路由、库存调拨,保障疫区供应;铺设的云店系统帮助门店闭店不停业,并推出多项疫区政策,帮助客户抢业绩、做销量;此外,伽蓝迅速调整专柜合伙人和代理商自营专柜的政策,保障代理商业绩稳定。

对于行业面临的原料危机,伽蓝也提早做出预案。伽蓝方面表示,两年前集团就完成了核心配方储备开发及国产原料开发与应用验证,一旦遇到国际原料断供,伽蓝储备替代配方可以随时启动,成为终端保供应的后备选择。

除了建立模块化生产体系,提质增效,伽蓝为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应对突发情况,还在集团内部搭建一岗多能的培养体系,目前已在质量、设备等多领域落地,为集团储备了多技能人才资源。正因如此,伽蓝才能在疫情封控前夕,迅速集结一支由不同业务板块的员工形成的生产队伍,于生产基地封闭生产,保障紧急产品的供应。

值得肯定的还有疫情中伽蓝流露出的企业温度。在自救的同时,伽蓝集团也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参与防疫抗疫工作。截至目前,伽蓝已累计向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局面捐赠7批、总价值超400万元的珀芙研728修护霜、自然堂面膜、植物智慧特护霜,帮助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缓解“口罩脸”等皮肤问题,并向社区捐赠了生活物资。

数字化成就伽蓝速度

疫情让美妆线上线下渠道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如何在动荡时代中,回归本质,寻找到企业立身之道,“伽蓝经验”值得行业借鉴与探讨。

纵观伽蓝战疫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伽蓝集团营运部门表示,“一盘货通过各分仓之间的路由功能,实现商品库存共享,减少因商品缺货导致的销量流失;同时,分仓还实现了给未入仓的部分客户发货,解决了总仓疫情期间不能发货的难题。”

运营端也用销量交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答卷,伽蓝铺设的云店系统,在疫情影响的两个月内为封控城市做了53场专场直播。据了解,3-4月美妆店渠道的云店直播零售额达到了21046万元(3月零售额:11710万元;4月零售额:9936万元),尽全力减少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2.jpg

当创新求生成为疫后企业的核心逻辑,郑春颖提出的“接受、改变、迎战”也成为伽蓝未来发展的命题。线下停摆,线上不停工,虽然伽蓝的直播团队能够居家完成直播任务,但整体的直播数据相较疫情前,还是存在明显的下滑,加之物流停摆,退款率也在提高。

对此,伽蓝并未坐以待毙,而是为提升转化率,积极改变。伽蓝专门打造适配居家直播的场景、话术,体现疫情之下的特殊场域,以拉近主播与直播间观众的距离;其次加强用户互动玩法的频次与福利权益,以增强粉丝黏性。同时,伽蓝方也希望平台端能够基于品牌需求人群提供算法推荐,帮助品牌自播间引流。

郑春颖坚定地认为,“2022年伽蓝的核心任务依然是‘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个长期战略决定的是企业的明天。”因为疫情对行业的改变有两种,一种是暂时的调整,一种则是长久的变革。伽蓝察觉到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紧抓数字化转型,布局一盘货、云店系统等创新模式,帮助伽蓝提升抗风险力,在未来占得先机。

打破陈规,改变迎战

业内常以“难”字来概括2022年的开局,经济运行偏紧、消费力不足,业内原材料短缺抬价、法规政策缩紧、中小企业艰难求生成为这段时期的标签。面对难关,国内大多数美妆企业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小心谨慎地寻找与疫情共生的企业模式和经营状态。

仔细想来,本土化妆品行业发展了二十多年,并非没有高潮和低谷。无论是感受了行业起步期的痛苦迷惘,还是经历了化妆品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以上的黄金十年,这些能从二十多年前走到今天的本土美妆企业,无一不成为国货美妆的标杆。而在许多维度上,伽蓝旗下自然堂的成长经历可以视作国货品牌奋进的缩影,更是为业内提供了先进的经验与智慧。

2000年前后创立的本土化妆品品牌是在外资企业的夹缝中崛起的。当时,外资化妆品企业依靠在全球建立的产业链经验优势,前期攫取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要想从外资企业手中一点点“夺回”市场,本土企业只能做好品牌、做好渠道服务,在外资的空白领域实现弯道超车。郑春颖正是目睹了外资化妆品品牌的成功,带着对本土品牌的情怀造就了今天的自然堂,伽蓝集团亦成为了化妆品民族企业的领军者。

2001年,郑春颖敏锐地察觉到外资企业在化妆品专营店渠道领域缺少布局,于是将该领域选作进攻的起点。不同于主流,郑春颖选择了将渠道下沉,从三四五线城市的CS渠道开始,农村包围城市,实现品牌的崛起。功夫不负有心人,据了解,自然堂在2003年就成为CS渠道的领军品牌,品牌忠诚度极高。

3.jpg

2005年,伽蓝提出一线品牌战略,以此指导伽蓝后十年的发展路线,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自然堂大举进攻商场和KA渠道,并继续领导渠道变革;2009年,伽蓝推出雪域精粹系列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唯一参展的中国化妆品企业,正式迈入中国企业第一阵营。该系列引入的“喜马拉雅”概念,也成为自然堂后续产品开发的灵感源泉。据悉,在2021年的双11中,自然堂在多个电商平台突破自身战绩,取得了抖音、京东国货美妆第一、天猫双11当日美妆国货第二、唯品会美妆国货第三的好成绩。

伽蓝不是守成者,它看到了渠道价格战的弊病,察觉到行业的生态危机,决定用行动改变现状。2020年7月伽蓝正式启动数字化转型战略,先后布局了一盘货模式、云店系统等新模式,实现了从前台到后台,从供应链到零售端的全域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转型,伽蓝集团在2021年市场销售额实现了线上、线下全部正增长,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在2022年上海疫情中,数字化转型在保障供应链、保障销售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比发展多年的国际美妆企业,本土美妆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汲取市场经验、科研创新,在市场的淬炼中迅速成长,无论是科研力、品牌力都可以与国际一线品牌一较高下。如今,寒潮渐起,凛冬将至,所有人都在寻找不确定环境下稳定求存的逻辑时,伽蓝主动迎战、主动求变的精神值得所有企业学习。

正如郑春颖所言,“所有活过百年以上的企业,都经历过一战、二战、大萧条;三十年以上的企业,都经历过中东战争、非典、金融危机,还有的企业正在经历俄乌战争。同企业的发展历史相比,任何困难都是短暂的,都不能阻挡企业前进的步伐。只有度过了一次次危难时期的企业,才能成为屹立不倒的市场赢家。”因此,越是处于危难时刻,企业越是要学会正视困难,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在求变中继续创造美的价值。而在此期间,每位美业人的努力、每家企业的坚持,终会迎来行业的“春暖花开”。

游客1629807114 游客1668524494 游客1648727106 Teru 游客1657822884 游客1593578186
等664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