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化妆品里有蟑螂、鱼鳞、寄生虫?丨趣味科普

肖红
记者 · 2023-06-14
别紧张,正常。

随着成分党队伍的壮大,化妆品成分表中原有的一些“看不懂又看上去很厉害的成分”越来越少。但即使对各种成分的各种功效如数家珍,很多消费者其实也并不知道它们的来源和制作工艺。特别是在“天然风”“纯净风”盛行的大环境里,消费者们迷信的“天然成分”中,有很多都来自一些“知道还不如不知道”的原材料。

01

来自蟑螂:脱乙酰壳多糖

(CFDA准用原料目录编号:06754)

脱乙酰壳多糖,是由甲壳素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生产甲壳素的主要方法包括虾蟹壳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但由于发酵法产量低、成本高,虾蟹壳提取法又受原料限制,易导致品质不稳定。所以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甲壳素多从繁殖能力较强的蟑螂中提取。

据悉,甲壳素的制备方法为,先用粉碎机将烘干的蟑螂粉碎成细粉,再分步骤往蟑螂粉中加入氢氧化钠、盐酸等化学溶液。经过加热过滤,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可得到纯白色的甲壳素。

功效:皮膜成型剂、保湿剂、皮肤调理剂,用于保湿锁水,修护皮脂膜。

产品案例:至本舒颜修护调理露(该成分位于成分表第41位)、雅诗兰黛新沁水粉底液64(该成分位于成分表第49位)、珀莱雅水动力活能水(该成分位于成分表第33位)(数据来源于成分标签)

1.jpg

△截自成分标签

02

来自驴:驴油、驴乳粉

驴油来源于驴板油,为浅黄色的油状液体;驴乳粉来源于驴乳,为乳白色或微黄色的粉末。二者均由东阿阿胶研发备案,其中,驴油是2023年通过备案的首款新原料。

2.jpg

△“驴油”理化常数和驴乳粉制备方法(来源于药监局官网)

功效:驴油: 保湿剂 驴乳粉:收敛剂

产品案例:尚未应用到产品中。

03

来自植物寄生虫:胭脂虫红

(CFDA准用原料目录编号:07350)

胭脂虫红是一种来源于胭脂虫中的天然着色剂,其主要成分是胭脂红酸。胭脂虫是一种寄居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仙人掌中的寄生虫。将胭脂虫碾碎后,可得到天然的、安全性较高的红色染料。

功效:着色剂

产品案例:郁美净儿童霜(该成分位于成分表第21位)、阿芙玫瑰多效双层精华油(该成分位于成分表第13位)、佰草集SPA四季护理玫瑰多效护理油(该成分位于成分表第23位)(数据来源于成分标签)

3.jpg

△截自成分标签

04

来自鱼鳞:鸟嘌呤

(CFDA准用原料目录编号:04821)

鸟嘌呤既是一种珠光颜料,也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化合物。它在一般化妆品中均可使用,主要被用作唇膏、指甲油和眼部化妆品中的珠光剂。

值得一提的是,鱼鳞、鸟粪曾是经典的鸟嘌呤提取来源。但鱼鳞鸟嘌呤存在资源有限、提取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耐热耐光性差等问题。目前,鱼鳞已逐渐被其他材料代替。

功效:着色剂

产品案例:贝德玛注活细胞能量升华水(该成分位于成分表第54位)(数据来源于成分标签)

4.jpg

△截自成分标签

除上述原料,化妆品成分表中还有其他“猎奇”原料,如磨砂膏等产品中常见的硅藻土(CFDA准用原料目录编号:02669),它同时也是炸药的两种成分之一。蜗牛分泌物滤液(CFDA准用原料目录编号:06831)则常作为祛痘、修复原料添加在面霜、精华等产品中。被称为“海洋黄金”的龙涎香,常被添加到高端香水中,但其主要来源于抹香鲸的排泄物和呕吐物。

实际上,蜗牛分泌物、龙涎香等原料作为早期“奇葩美容原料”已经令人见怪不怪了,而蟑螂提取物、寄生虫提取物等原料的原始制备和使用可能会令人“不适”,但随着化妆品原料的工业化飞速发展,前述“奇葩”原料的制备技术多数已经成熟,具备成本低、安全性高、产品得率高等特点。

这也意味着,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应对前述“奇葩”成分和原料的认知更加客观,不应单单只去看成分名称和成分来源,还应全面认知成分以外的其他科技环节。对于品牌而言,应发力消费者教育,使后者不被表面的成分字眼误导,以深度参与并推动消费者对化妆品或者成分从不了解,到初步了解,到最后深入了解和理解的发展过程。


高树果 有勇无谋
等342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