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府”之外的川西怎么开出好店?


文丨欧圆圆
提起四川,最有名的称呼莫过于由《隆中对》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引申而来的“天府之国”。然而,历史上的“天府之国”主要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
川西,从地理位置上看,现指成都平原以西的地区,即四川省阿坝州和甘孜州等高原藏区,并闻名于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相对应的,这种复杂的地貌,使得川西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也塑造了当地独特的人文与生态。
打开四川拾美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拾美屋”)的商业版图,其总店铺数36家,除拾美屋的总部设置在成都外,店铺主要分布在阿坝州、甘孜州、都江堰等区域。
而川西市场远离竞争相对更大的四川中心,是否意味着生意更好做、利润更高?川西在普遍印象中相对落后又人口稀少,消费力从何而来?拾美屋又是如何在新零售时代扎根川西建立出稳定的商业模式?
带着这些疑问,化妆品报对话拾美屋总经理何元清,试图探索在川西这片土地上如何开好化妆品店的“门道”。
△四川拾美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元清
01
深耕川西市场
拾美屋在川西阿坝州及周边地区经营已有22年,目前拥有36家门店,其中包含30家直营店、6家加盟店,单县城布局2-3家店,最远门店距总部达1000公里,形成区域覆盖网,是当地规模最大的美妆连锁之一。
何元清介绍,川西地区一个县城常住人口在三万到五万之间,经济结构特殊,但当地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如虫草、牦牛等特产能够带来额外收益,因此其市场特点是“人少,但存在一定消费市场”。
在门店布局上,拾美屋充分地进行因地制宜,讲究“小面积,高坪效”。由于当地商业地产与可消费人口有限,拾美屋的门店面积普遍较小,大部分在70—80㎡,最小的仅42㎡,最大的不超过130㎡。何元清坦言:“我们没办法像大城市那样开大店,只能做精细化运营。”
从店内布局上看,拾美屋是非典型的“前店后院”,每家店都设有半封闭的护理区,此区域占整店面积的10%左右,而根据店内面积不同,会分别配置2-4张美容床。
目前拾美屋的店有两种定位,大部分黑底绿字门头的店定位于“社区美妆护理”,试点改造的几家红底白字门头的则定位于“一站式美妆生活馆”。
二者货品结构中的核心品类仍是化妆品,家居百货、头发护理、应季品等则作为辅助品类,区别在于后者非化妆品类占比会有一定提升,以此突出“生活感”。
从品类占比上看,拾美屋的护肤品占比45%-48%、彩妆占18%-20%(较峰值22%有所下滑)、面膜占10%(拾美屋的品类统计中单独计算);此外,头皮护理占5%—6%,家居百货占据3%,而应季品则占到7%。
△拾美屋店内部分陈列
值得一提的是,川西市场具有一定独特性,体现在对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与流行品牌滞后性。
例如,护肤品类中,当地消费者出于高原红血丝修复、美白祛斑的护肤需求,更青睐功效型产品和面膜产品。
滞后性主要体现在,当地消费者对诸如稀物集、谷雨等国潮品牌并不完全了解,因此在店内只占到营业额的10%—15%。
此外,川西市场面临不小的市场竞争,也面临物流与供应链的双重挑战。
何元清解释道:“例如每一个物流运输的打包箱都是成本很高的专业箱子,从库房送到门店的运费又是其他地区的两三倍,所以实际上业务没那么好做。”
为此,拾美屋建立了独特的管理体系:如设置安全库存上下限,一线营运人员可即时调整;滞销品退回总部统一处理;建立前置仓体系,支持美团等线上业务——这一业务为单店带来了一定的月营业额增量。
02
盈利核心是后院
尽管拾美屋的护理区仅占门店面积的10%,但却贡献不低的利润。
拾美屋的护理业务经历了明显的战略升级。何元清回忆:“2023年之前,如有顾客想擦一下产品,我们就在通道里放张椅子。”
而自2023年起,所有门店增设半封闭护理区,已形成系统化的护理体系。拾美屋的护理主打“高效、低价、无套路”的价格全透明服务,例如799元10次的水光护理或588元包年的洗脸套餐等。
△拾美屋广告海报
何元清说:“这就是我们要打出与美容院的‘差异化’之处,也是线下门店的‘护城河’之一。我们明码标价,顾客做完就走,以性价比为重。”目前,在拾美屋,已有稳定的顾客群体购买了长期护理套餐,贡献了稳定的增量收入。
对于拾美屋而言,相比较于前店以家居纸品引流新顾客,护理区的另一作用是在客群中筛选高价值客户。
“愿意花一杯咖啡钱来洗脸的顾客,是我们真正的优质客源。”何元清直言。通过护理转化,顾客可能尝试更高客单的项目,如排毒护理。同时,护理服务提升了复购率:“一年来24次的顾客,至少会消费三四次其他产品。”这样就完成了前端引流产品,终端转化高客单项目,后端绑定长期会员的价值链延伸。
此外,护理区强化了员工与顾客的情感纽带,员工每服务一位顾客可获得额外的提成,进一步激励服务热情。
不过,虽然护理区带来的作用明显,但实际的运营成本也颇高。
当化妆品报在公司进行采访时,拾美屋正在进行新一期员工培训,请老师专门讲解护理技巧。
“很多门店过来的员工,交通时间都会占用两天,各方面成本都很高。”不过何元清认为这是线下竞争力的核心:“线上的便利、价格存在一定优势,但做护理必须面对面,这就给我们搭建了与客户情感沟通的桥梁,必须要投入做好。”
而做好与“人”的连接,正是拾美屋22年以来的经营之本。
03
把私域做到极致
从客户定位上,拾美屋的客群主要集中在30-50岁,包括企事业单位人员,个体经营者等,这部分人群消费稳定,对品牌忠诚度高。
谈及吸引Z世代消费者,何元清的思路则更为谨慎:“我们会慢慢向年轻人群靠近,但核心消费者和之前无异,不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
因此,目前拾美屋的会员体系仍采取分级管理,分为:普通/银牌/金牌会员,每个级别享受的会员权益不同。
△拾美屋小程序首页
此外,拾美屋在私域运营上也有着独特的策略。
第一,做到专属导购绑定,每位会员会分配固定BA,系统记录服务关系;第二,做好会员日营销,每月18、19日可免费到店领取高实用性礼品,如洁面巾;第三,还会做好社群运营,拾美屋总部和门店均有粉丝群,定期推送到店自提的秒杀活动,带动线下流量;第四,门店抖音每日好物推送的文案选品统一输出。
△拾美屋小程序“积分购”
值得一提的是,拾美屋会定期在抖音、小程序直播卖货,顾客到店自提。何元清认为设立直播有两大原因,“一是为满足有看直播习惯的顾客需求,这是完全面向私域的;二是为培养团队的能力,不管效果最终如何,我们得紧跟市场的发展步伐。”
私域运营的核心是“绑定关系”与“情感连接”,而拾美屋的员工管理体系与会员运营深度耦合。
目前,拾美屋的员工后台共120人,后台员工在20人左右。120人中80%为3年以上老员工,30岁以上的员工数量占80%。
可以说,不管是对员工,还是对消费者,拾美屋都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何元清坦言:“零售行业对技术含量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就是待人要真诚。”
在CS渠道下滑的当下,拾美屋更注重基础性服务的回归。“行情再差,也要挨个给会员打电话。”或许区域连锁的生存本质,就是在有限市场内,通过深度服务建立竞争壁垒。
未来,拾美屋将继续“稳扎稳打”,在存量市场中挖掘增量。正如何元清所说:“我们不说做多伟大的企业,但求养活团队,服务好顾客,这就是很好的事了。”
编辑:杨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