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去污名化/电商补税急刹车/新锐品牌忙打假丨过去的七天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胡奇
微商去污名化,但规范化也在路上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联合13部门发文,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可使用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个体工商户。加强新业态、新模式就业统计监测研究。继201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后,微商再次被国家红头文件“定调”,微商群体叫好声一片。
但一边是鼓励微商等就业方式;一边则是对微商偷税漏税行为绝不姑息。国家对微商的支持与监管是并行的。未来,走向规范化的微商一定会涉及纳税问题,这是每个阳光下的产业必经的环节。
点评:“正道的光”照在了微商上,也把每个隐秘的角落全部都照亮。被官方正名之后,可要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哦,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消费者心中的那些偏见还需微商自己亲手去打破。
3·15前夜,花西子打假开门红
7月14日,国货美妆品牌花西子联合公安机关在浙江某市捣毁一处重大假货窝点,查封1家店铺及2个仓库,涉及花西子、SK-II、Dior、雅诗兰黛、MAC等国内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产品数万个,涉假案值高达千万元!与此同时,现场控制20余名犯罪嫌疑人。
近年来,不法分子针对化妆品的造假,大有向新锐国货品牌蔓延之势。新锐国货美妆品牌拥有迅猛的发展势头和个性化的产品,成为不法分子假冒、山寨的对象。事实上,不法分子乐于在这些爆品上“做文章”,因为该类产品本身已经集聚了大量粉丝,免去了造假者推广宣传的成本。
点评:在蹭热点方面,造假售假者真没怕过谁,产品层出不穷,渠道无孔不入,假货正在毁掉化妆品行业多年积累的消费者信任。打假不易,多品牌、多平台、多渠道、多主体的协同打假体系建设需要提上日程了。
国税总局叫停“电商补税”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已于官网发布了《关于优化税务执法方式严禁征收“过头税费”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强化事前精准提示提醒,不得组织对某一行业开展多年期、撒网式的风险推送和自查补缴税费。这等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直接叫停了此前各地开展的“电商补税”的税务检查行为。
此前,不少线上企业在5月份收到了税务机关发来的“风险自查提示”,指出相关企业存在少计入销售收入的情况,税务机关要求企业自查3年以来存在的税务漏报问题并补缴税款,并将自查自纠结果通过电子税务局反馈。而目前这一行为已被叫停。
点评:别把任何雪中送炭当做理所当然。叫停“电商补税”是国家政策支持,但不是钻空子的理由,广泛受惠的线上商家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规范经营才是企业长久的王道。
6月份化妆品零售同比增长20.5%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化妆品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类目。
6月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达326亿元,同比增长20.5%。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1月至6月的化妆品零售总额仍然同比下滑0.2%,总额为1477亿元。1-6月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幅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自4月以来,化妆品类目零售额增幅由负转正,开始回暖。
点评:报复性消费来了!只用后三个月就填平了疫情的坑,只比去年上半年低0.2%,还要啥自行车啊。
万宁关店,莎莎暴跌
7月13日,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其2021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4月1日至6月30日,集团整体零售及批发业务营业额约为5.35亿元,同比下跌67.9%。目前,莎莎零售店总数为231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地旅客持续低迷,内地消费者客单量同比下降98.4%,整体客单量下降57 %。
7月15日,万宁门店店员透露,将有4家北京万宁门店在下个月关闭。还有商场招商人员透露,万宁将在下半年内撤出北京市场。对此,有万宁员工证实,除了广东省之外,内地市场都将有可能撤掉。
点评:疫情对实体零售的打击是无差别的,发源于香港的美妆连锁巨头们正陷入群体困境,闭店止损加数字化改造,成效如何至今仍不明朗。